Riverford
創業者如何拿捏理念與現實
2021-04-21Riverford 位於英格蘭德文郡(Devon),是 Waston 家族世代經營的傳統農場。1986年繼承人 Guy Watson 返鄉推動有機農業,如今 Riverford 是有機農場,也是全國著名的「食材箱」公司。提供預先搭配的新鮮組合,也能依烹飪習慣或飲食喜好客製「食譜箱」。你需要的所有食材,一箱滿足。
Tag
By 1522 Collective
打開 Riverord 的網站,最先吸住目光的不是價錢,而是故事,分享食材從產地抵達廚房的旅程。他們的 IG 上或是臉書社團 Riverford Hive 上,時不時會貼出一些有趣的短片,介紹食材料理小撇步。這裏不像食品宅配網站,更像是幫助大家得到新鮮食材,並開心的料理它們的農場。
有一支影片介紹如何處理朝鮮薊,示範的廚師 James 穿著簡單的 T-shirt,比起其他備料教學影片,更有家庭廚房的親切感。另一支影片教大家如何用整顆花椰菜(包括葉子),比如說葉子的部分可以切細燉湯、中間可以整顆放進烤箱烤、切成厚片、或是切成我們比較熟悉的小花段、或是切細碎做成花椰菜庫斯庫斯 (Cauliflower Couscous)。 Riverford Hive 的歡樂氣氛、出層不窮的料理點子們,在疫情期間一種普遍緊張的氛圍中脫穎而出。這種朋友一般的語氣、無釐頭的劇本、單純分享食物的喜悅,讓社交機會減少的疫情期間,多了一點陪伴的溫暖感覺。
除了料理外, Riverford 網站上,還能找到雞尾酒調製、羅勒葉風味油 (basil oil) 製作的小短片。片中一位短平頭多女生穿著牛仔襯衫,用四分鐘介紹怎麼調製雞尾酒,片尾她豪氣的喝了一口,對著鏡頭說「很好喝,你也可以試試。」
在 Riverford Hive 社團裡,農場員工與客戶直接在討論串上對話,客戶可以分享收到蔬果的心得、員工也可以提供專業的保存、料理建議。大家很樂於分享他們收到的食材箱,拍照貼給 Hives 上的其他客戶看,或是分享他們打算料理的方式。當有人問問題時,等不到在員工跳出來解答,其他客戶就已經很熱心的幫忙回答了。
Riverford Hive : 阿拉伯蘋果引發英國鄉民混戰
有一次,社團上有則貼文詢問「為什麼我即將收到的蘋果會是從沙烏地阿拉伯來的?我以為沙烏地阿拉伯很熱,很難生產蘋果?」這則貼文引起一陣激烈討論。討論串一條條看下來,發現大家支持 Riverford 的原因,並不相同。
有的在意「在地」,期望食材箱內的所有蔬果都是從英國農場種植的;有的在意的是「有機」,相信 Riverford 對有機農業的承諾,也相信 Riverford 就算是從其他農場或批發商採購食材,也會優先挑選有機農產品;另一些消費者奉行「季節性飲食」,只吃當地當季的食材;也有的人只要東西新鮮、煮起來好吃就滿足了。但我們知道,當季食材、在地生產、有機農業,其實是三件不一樣的事。一顆來自阿拉伯的蘋果,引發一場社群價值的混戰。甚至有人宣稱考慮退訂 Riverford ,維護自己的飲食哲學。。
Riverford 作為農場,在網路上建立新鮮自然、友善親鄰的形象。但當他們成為農產品配送服務事業時,商業策略、市場定位就顯得更加重要,也更容易招來消費者質疑。Riverford 在當地奉行有機農法所種植的蘋果,產季在每年八九月份到四五月份。若要在其他月份滿足顧客需求,必定會從其他國家如阿根廷、智利供應。就 Riverford 角度而言,進口是理所當然的事,但看在消費者眼裡,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近期環保意識抬頭,消費者必須時時檢視消費背後支撐的是什麼價值,以免落入關鍵字圈套;有理想的創業者也得在尋找經濟引擎的路上,不斷找尋符合理念,又能使公司不至於破產倒閉的平衡點。
回到上面食材箱的例子:經營者應不應該聯絡其他供應商,供應進口蘋果?經營者當然可以選擇不做,但這樣一來必定得減少訂單、面對運送成本提升、整體營運困難等等考量。在實現價值與找到經濟引擎之間的拿捏,對初期創業者來說是艱辛的,若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,在事業穩定時,將價值再溝通出來給消費者反而是比較容易的。
最後,這場論戰是如何結束的呢?原來是Riverford把蘋果的產地國旗放錯了!這批蘋果不是來自沙烏地阿拉伯,而是阿根廷。這個小插曲,讓不少消費者好氣又好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