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22 Collective

Coexist Community Kitchen

邀請少數族群參與社群的第一道門

02 July 2021
Work | 1 min read

由舊工廠改建的社區廚房,藉煮食勞動為移民建立歸屬感。

Tag

#ExploreBristol

By 1522 Collective

Easton社區位於Bristol東部。若你曾造訪倫敦 Brick Lane ,肯定對這裡的氛圍感到熟悉。 Easton 的房租較其他區域稍低,居民來自世界各地,更是大學生租屋的一級戰場。清真寺與教堂比鄰,是個兼具活力與包容性的社區。 Coexist Community Kitchen,是間由布製家飾工廠改造而成的社區廚房。昔日貨物進出的大門,如今已換上落地大窗,走在對街,也能沾染廚房溫馨明亮的氛圍。

廚房牆上貼了張時程表。若你只想吃,可於午餐時間到這報到、領餐,與鄰居一同享用。用相當於外食半價的餐費,享受美味與營養兼顧的料理。若喜歡煮飯多於吃飯,或想要教會別人煮你的家鄉菜,也可在表定的煮飯、烹飪、廚藝時間現身,擔任小幫手、大廚甚至是講師。在這裡,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自在的位置,就像回到家裡,跟家人朋友一起煮飯、吃飯和聊天一樣。

meal.jpg
我們在廚房的第一餐:美味營養兼顧的料理,只要外面半價的餐費。

我們與廚房的緣分源自2019年,一次因工作誤入他們新址開幕午餐會。用餐區的中央是一張大長桌。我們與居民並肩入座,聊天的同時也享用在地食材。每當有剛取餐的人加入,我們便移動身子,騰出木長椅上的位子,待他入座,互相問候,再接續著聊。

那次見面後疫情爆發,好一段時間沒能再訪。如今疫情趨緩,我們特地約了經營者之一 Claudia ,與他聊聊關於廚房的事。為了今天的訪談, Claudia 特別準備了香草茶。我們一面喝茶,一面打量疫情期間廚房新增的擺設與畫作。茶香與空間都令人自在,就像回家一樣。

coexist-kitchen-claudia.jpg
來自義大利的 Claudia ,如今已經成為社區廚房的支柱。

Claudia 是 Coexist Community Kitchen 的經營者之一。他的熱情與美食,讓我們第一次造訪就被融化。六年之前,他還是個剛到英國,與社區格格不入的外國人。但他告訴我們:「 Bristol 是個充滿支持的城市,當年來到這裡,我很幸運。」

「我從義大利來到英國,一句英文也不會講,住在無法溝通的城市裡⋯⋯ 我學過戲劇,擔任過製作人。但沒了語言,我什麼都不能做。」在這樣的困境裡,是食物讓 Claudia 在 Bristol 站穩腳跟。「幾個月後,我找了幾個朋友,一起學英文、學彼此的飲食文化。」又過了幾個月, Claudia 遇上了 Coexist Community Kitchen。在每日煮食的過程裡,她慢慢茁壯,成為今日幫助邊緣者與社區連結的力量。

藉由煮飯,我不需使用太多英文單字,就能讓大家知道我是誰、我從哪裡來

-Claudia-

日復一日的煮食勞動,使 Coexist Community Kitchen 建立起堅實的人際網絡。2018年底,廚房面對都更壓力,被迫搬離原址。在居民幫助下,才在老布製家飾工廠重新立足,廚房的所有裝潢擺設,皆由志工協力完成。最近廚房也做了不少新嘗試。他們的新計畫 Takeaway Supper Club,邀請不同文化的移民者一起煮出代表自己家鄉的美食。同時也與 Outreach Cookery School 合作,協助更生人或戒毒者學習料理技能...但無論如何,還是離不開美食,還有美食打破人與人距離的魔力。

提到美食,我們聊到最近正在做的水餃實驗。 Claudia 要我們下次來廚房擔任「台灣料理老師」,用台灣佳餚,為社區牽起連結。

coexist-kitchen-menu.jpg
廚房門口的菜單。若你想要,這裡也能擺上你的家鄉菜。